饒慶鈴縣長臉書發文
在尚未建置遠距醫療前,綠島醫療的主要挑戰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遠距醫療前,離島的挑戰
- 醫藥常識認知的城鄉差距 。
- 誤傳 (Misinformation):訊息輾轉經好幾手帶回來,已經走樣了 。
- 設備不能頻繁更新:鹹濕的海風侵襲下,電器用品容易損壞 ( 百萬的超音波機用沒多久就壞了、冷氣常常故障、連我的筆電喇叭也在綠島壞的 ) 。
- 訊號容易受天候影響。
- 我們有位阿姨,去年心肌梗塞、嚴重心衰竭,目前在台大加護病房等待心臟移植,阿姨之前就有不舒服,但病歷一查沒有來看過診,因為離島的不便,部分居民養成了「再忍一忍好了」的鴕鳥心態。如果有心臟內科的大力宣傳,降低來就醫的閾值,阿姨也可能早點讓他的問題及早得到專科的治療。
5G?5G 遠距醫療?
大家都知道手機電信換成 5G 方案,設備本身也要提升起來,手機玩起來才順暢,不能手機本身 lag、麥克風收音差、喇叭破、畫質不支援,或者軟體只支援照相功能、不支援同步錄影。
離島頻寬有限,而 5G 訊號特性是,電磁波高、波長短、容易衰減、更弱的繞射和穿牆能力,基地台能覆蓋訊號的範圍比 4G 小 (6 vs 40),依賴密集的基地台,其實適合用在人口密集的地區。 距離綠島衛生所方圓 300 公尺內大概也沒有什麼其他需要投入 5G 的單位,因此貴貴的基地台在可見的未來應該不可能會多起來。
在能提供 5G 訊號的基地台有限的情況下,毫米波容易受到建築、樹木、雨水的遮擋,綠島的東北季風天氣說變就變,還是常常碰到訊號解析延遲,改用釐米波實際網速又沒那麼快。因此老實說,升級 5G 之後帶來低延遲的好處,其實沒有那麼有感。
遠距醫療服務目前絕非已完善,我認為還有一段路要走,不少時候用起來不夠痛快,我們要思考的問題是,要用剛好跨過門檻的技術、配合現行法規、將醫療距離作遠,還是要在可容許範圍內做最大幅度的探索。像潛水,你想邊停邊下、半天了才下到十幾米,還是搞不好你的能力其實可以一口氣下到三十米早點欣賞那的美景 。
遠距醫療目前肯定的好處
- 讓病人的心得以安放,比起一顆心懸在半空,馬上可能得到安慰、改善 ( immediate comfort, possible relief )。
- 疾病本來就有一定機率得不到確定的診斷,兩個醫師一起看,用經驗的累加,弭補不足,增加對症下藥的機率。
- 有些疾病即便診斷出來,有的醫師非專科不知道有更好的治療方式,有的離島民眾不方便、不願意出去進一步檢查或治療,遠距是用專科醫師的知識和口才,增加病人的選擇、和說服病人就醫的意願。
- 以往,居民跑一趟台東甚至高雄的醫院,萬一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病情解釋到心坎裡,現在有機會就近、詳細解釋 ( 偏鄉時間多 )、慢慢講 ( 大醫院看診急 )、反覆聽 ( 大醫院再掛一次門診討論麻煩 )。
- 很清楚的溝通後,直接安排好檢查,出島去一趟就可以做完了。
- 不須開刀的疾病,就地保守治療。開刀的疾病,術後能盡快回綠島,在衛生所追蹤。
- 疫情一波又一波,避免往大醫院跑。
- 醫療分級得以落實。
除了設備,人的問題呢?
我認為,擔任遠距醫療的醫師,必須是要具有豐富的專科經驗、知識、和口才,甚至他的經驗能取代一些儀器檢驗,不是誰都可以。俗話說:病史問得好可以診斷70%的疾病。因此,不能只是找剛升任、病人不多要開始累積病人但口才還不好的年輕醫師來上陣擋一擋,要願意花時間隔空深入病人的人。
遠距醫療目標要幫助的,該同時囊括較嚴重的疾病、以及輕症的諮詢,往往醫師看輕症都有不願花時間多說的問題,因此即便多麼資深有經驗、如果是省話一哥,也是不行。
宣傳沒有做起來,居民不知道有這方面的資源的時候,變成所內要主動去拉病人,找來的當然就常是問題輕微、或只是諮詢的角色。
在地對於遠距醫療的滿意度很重要,一定不能隨便做,要好好地調查真的反應出來,如果讓民眾覺得遠距時間彈性不夠、不能馬上解決問題、或者醫師總是只說『你這個問題要直接來大醫院看』『不來做進一步檢查我也沒辦法跟你說太多』,然後總是先開一些安慰症狀的藥、患者看診用藥後也沒有比較改善,甚至會拉低對於基層醫療的信任度。
對 5G 遠距醫療未來的期待
- 設備顯示器、鏡頭解析度跟得上 5G。
- 同步雙方醫師都可以看到對方電腦的醫令系統、影像系統畫面。
- 無損音質,民眾聽不清楚醫生的每個字,效果就會大打折扣。遇到醫師不會講台語的可以有即時台語翻譯。甚至未來我期待有同步聽心肺音,更仰賴清晰無損的音質。
- 離島的設備不用一直跟著升級,用雲端很強的主機去運算,加上靠很快的網路來回傳送來彌補。
- 多個診間、多專科聯合遠距視訊看診,內科、外科、麻醉科、放射科、腫瘤科等多專科術前評估就能一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