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內分泌瘤】不明原因低血糖、高血鈣?小心「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是「家族遺傳事業」





這回在第 55 屆外科醫學會暨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我有機會得以報告罕見有五名家族成員均表現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在此也用一般民眾也有機會理解、比較白話的方式傳遞一下概念。




嗜睡、冒冷汗、手抖,可能是胰島素瘤在作怪


一位 17 歲、正常體型的男性最近一個禮拜來時常覺得嗜睡、冒冷汗,尤其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特別明顯,還伴隨有手抖的情況,症狀在進食後會改善,臨床上懷疑是胰島素瘤造成的低血糖。




核磁共振影像看到在胰臟尾部有一個 1.8 公分的腫瘤。安排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也證實是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瘤。




只要有胰臟或腸道內分泌瘤、或副甲狀腺亢進其中一個,再加上一等親也診斷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就要注意可能是「家族遺傳」


病人的爸爸也有十二指腸和遠端胰臟內分泌瘤,叔叔也有十二指腸、胰臟內分泌瘤和原發副甲狀腺亢進,阿姨也有胰島素瘤和副甲狀腺亢進,爺爺也有十二指腸內分泌瘤及副甲狀腺亢進。這些類似的疾病不斷地發生在這個家族之中,正符合家族遺傳性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可能和 MEN1 基因的突變有關。




有基因突變的比沒有基因突變的問題多、預後差,但因為基因檢測太貴,運用這張圖表可以來計算可能突變的風險,可以看到其中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單獨就佔了很高分,尤其是復發性的。副甲狀腺亢進會造成高血鈣,症狀包含:骨骼疼痛骨質疏鬆容易引發骨折、肌肉疲勞、皮膚癢皮膚病、便秘、胰臟炎、泌尿道結石......等等。




計算完後,我們大概得知叔叔和阿姨那邊的基因突變風險比較大。有基因突變的患者,會早個十幾年發病 ( 33 歲 v.s. 46 歲 )、少活個十幾年 ( 73 歲 v.s. 87 歲 ),而且後代的發病嚴重度會越來越嚴重,這個現象叫做遺傳早現或預期現象 (genetic anticipation)。

生出來的小孩在新生兒時也被發現會較多問題,例如:早產、子癲前症,出生體重過低、高血鈣併發症......等等。

相關基因突變的關係,這些患者的乳癌發生也比一般人高了 2~3 倍,發病年紀也早了十幾年 ( 48 歲 v.s. 60 歲 ),因此建議提前在 40 歲開始接受乳癌的篩檢。

所以趁年輕及早開始做相關篩檢、及早發現,就變得很重要。




胰臟腸道內分泌瘤、胃泌素瘤大概從 20 歲開始每年檢測 CgA、影像,副甲狀腺從 8 歲開始每年測血鈣和副甲狀腺荷爾蒙,胰島素瘤甚至更早從 5 歲開始每年檢測空腹血糖和體內胰島素濃度。




40 歲前特別注意胰島素瘤,40 歲以後,注意重點改放在胃泌素瘤。




所以,回到這個家族,風險高的叔叔和阿姨,他們各自的後代建議應該及早開始接受神經內分泌瘤、副甲狀腺功能的檢測,40 歲開始乳癌篩檢,並且新生兒時期,產婦和胎兒都應該視為高風險接受特別小心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