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3月21日 星期一

【腸缺血壞死】腸子黑掉了😱 腸子血管堵塞,「非手術治療」要注意什麼



前陣子忙著搬家、換工作場域、習慣新的一切、外科醫學會報吿、必要的 social,終於安頓下來,可以回頭來著手好久沒有時間寫的文章了。




這回在第 55 屆外科醫學會暨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我有機會得以報告兩個腸繫膜靜脈血栓造成腸缺血,成功以「非手術治療」的案例,藉此學習如何盡量避免走到要開刀一途。在此也用一般民眾也有機會理解、比較白話的方式傳遞一下概念。




一名 90 歲男性反覆肚子痛一個禮拜,而且越來越痛,合併膽汁性嘔吐和發燒,病人只要一吃東西下去,症狀就會更嚴重,但沒有血便或體重減輕,而且有正常排氣。




現在國內的醫院急診都很快可以照到電腦斷層,而顯示這個病人有上腸繫膜靜脈栓塞、腸道及腸繫膜腫脹、脂肪又髒又絞在一起。於是立刻注射肝素做抗凝血治療 ( 從第 1 到 11 天 ) 和抗生素,在第 7 天加上口服抗凝血劑。




第 8 天追蹤電腦斷層,發現上腸繫膜近端的栓塞還在,而且有往遠端延伸到空腸、迴腸靜脈。但因為病人臨床症狀有改善,所以我們並沒有改變治療。




在第 20 天,病人帶口服抗凝血劑出院,出院前一天追蹤的電腦斷層顯示,血栓已經部分改善,而且小腸也沒那麼腫漲了。




第二個 case 是 77歲女性,時常腹脹,不知道多久了,沒有合併發燒、嘔吐或血便,而且有正常排氣。




電腦斷層一樣看到在上腸繫膜靜脈有疑似血栓,但腸子的血液灌流正常,腸道也不特別腫脹。




肝素沒有立刻使用,而只用了第 4 天到第 8 天,在第 8 天加上口服抗凝血劑。兩個 case 的肝素劑量都是根據心肌梗塞的劑量使用。




第 13 天追蹤的電腦斷層顯示栓塞消失了,而旁邊有看到側枝循環的形成。病患在住院一個月後出院,因此出院時並沒有帶口服抗凝血劑。




解剖上,為了暴露上腸繫膜靜脈根部,我們通常要橫結腸繫膜往上拉、小腸繫膜往下拉,上腸繫膜靜脈一旦血栓,我們常看到遠端小腸和近端大腸升結腸段的缺血。




血栓可能出現在血管不同的分叉路口,脫水、低心輸出量、發炎、感染、升壓劑的使用,都會加重栓塞的症狀,使缺血更容易變成壞死。死亡率約 20~50%,40 年來儘管醫學進步,腸缺血壞死、腸繫膜血栓的死亡率完全沒有改變,說明我們對這個疾病的束手無策。

但我認為也不是無跡可尋,還有可以注意跟努力的空間。




容易導致血栓形成的體內疾病有很多,我覺得字母 C 可以幫助記憶:高凝血狀態 (Coagulation)、惡性腫瘤 (Cancer)、口服避孕藥 (OCP)、血管損傷 (Capillary, 包含腹內發炎性疾病、腹部開過刀、腹部創傷)、肝硬化 (Cirrhosis)、充血性疾病 (Congestive, 包含肝脾充血腫大、充血性心衰竭)。大部分病人都有不只一個因素。





關於治療,我覺得字母 R 可以幫助記憶,及早發現 (Recognition):一開始腸子會想要把內容物排空,而出現加速蠕動、絞痛、或噁心嘔吐的症狀,或許我們可視為是早期表現。如果出現發燒、血便、無解便、無排氣,可能就是較晚期的表現。初期腹痛雖然厲害,但和按壓腹部沒有關係,也不是腹壁僵硬保護性痙攣或腹膜炎癥兆,如果病人腹部理學檢查壓痛有很強的相關發現,那也可能已經是較晚期的表現了。

病人來到醫院就醫,通常症狀已經發生 1~2 週了,嚴重了才來。在症狀初期就發燒的,可能有門靜脈炎或感染性血栓,最常見菌種是 Bacteroid fragilis,一定要用廣效型的後線抗生素。

沒有特定的抽血檢查能診斷,但白血球數目 > 20000、酸血症、lactate、amylase 升高通常代表腸道已經缺血,LDH 的升高代表腸道黏膜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能造成細菌移生,變成嚴重腹膜炎。

補足病人流失的體液治療休克 (Resuscitation)、給氧氣 (Respiration)、打通血管 (Recanalization, 抗凝血劑、導管取栓溶栓)、溫暖病人和腸道 (Rewarm, 冷會造成動脈痙攣造成二度傷害 )、維持適當的輸液和電解質監測 (Rehydration, 腸道血流量對體液的反應敏感又即時,體液不夠就收縮 )。

腸道休息 (Rest):腸道血流佔 20% 的心輸出量,吃完東西血流量消耗可以達到本來的兩倍,恢復灌食的時機要非常謹慎,量的拿捏也要非常小心,至於使用促進腸蠕動的藥、止吐藥、止痙攣藥都要三思,最好避免。至少應該先做好鼻胃管抽吸減壓。

用抗發炎藥物、抗發炎的營養素、廣效型的後線抗生素,治療病人本身的發炎、感染,改善休克,盡量不要用到升壓劑、血管收縮素,也是很重要的。




我們外科在嚴重腹膜炎、懷疑腸子破掉、出血的情況下,為了救命會打開病人的肚子探查,看到壞死的腸子必須要在第一時間切除病人才有機會活命。但若需切除的範圍過大,往往病人剩下不到 200 公分的腸子就會產生短腸症侯群,下半輩子都靠靜脈營養還會營養不良、毫無生活品質。

因此協助我們判斷腸子是否已經壞死到不可恢復的點就很重要,包含:蠕動 (Peristalsis)、血管脈搏可見跳動 (Arcade visible pulsation)、斷端會流血 (Bleeding from cut surface)、顏色 (Color)、腫脹程度 (Dilatation)。給予腸子溫敷 15 分鐘再評估或許可以讓動脈痙攣緩解,改善部分的缺血情形,少切一點腸子。




從壞死的區段,可以推測是哪一條血管的問題。




一張圖總結上面所述,希望幫助大家在遇到腸缺血壞死時,第一時間能記住所有對病人有幫助的處理原則。





2022年3月20日 星期日

【內分泌瘤】不明原因低血糖、高血鈣?小心「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是「家族遺傳事業」





這回在第 55 屆外科醫學會暨台灣消化系外科醫學會,我有機會得以報告罕見有五名家族成員均表現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在此也用一般民眾也有機會理解、比較白話的方式傳遞一下概念。




嗜睡、冒冷汗、手抖,可能是胰島素瘤在作怪


一位 17 歲、正常體型的男性最近一個禮拜來時常覺得嗜睡、冒冷汗,尤其在早上起床的時候特別明顯,還伴隨有手抖的情況,症狀在進食後會改善,臨床上懷疑是胰島素瘤造成的低血糖。




核磁共振影像看到在胰臟尾部有一個 1.8 公分的腫瘤。安排手術切除後,病理報告也證實是分化良好的神經內分泌瘤。




只要有胰臟或腸道內分泌瘤、或副甲狀腺亢進其中一個,再加上一等親也診斷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就要注意可能是「家族遺傳」


病人的爸爸也有十二指腸和遠端胰臟內分泌瘤,叔叔也有十二指腸、胰臟內分泌瘤和原發副甲狀腺亢進,阿姨也有胰島素瘤和副甲狀腺亢進,爺爺也有十二指腸內分泌瘤及副甲狀腺亢進。這些類似的疾病不斷地發生在這個家族之中,正符合家族遺傳性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第一型,可能和 MEN1 基因的突變有關。




有基因突變的比沒有基因突變的問題多、預後差,但因為基因檢測太貴,運用這張圖表可以來計算可能突變的風險,可以看到其中原發性副甲狀腺亢進單獨就佔了很高分,尤其是復發性的。副甲狀腺亢進會造成高血鈣,症狀包含:骨骼疼痛骨質疏鬆容易引發骨折、肌肉疲勞、皮膚癢皮膚病、便秘、胰臟炎、泌尿道結石......等等。




計算完後,我們大概得知叔叔和阿姨那邊的基因突變風險比較大。有基因突變的患者,會早個十幾年發病 ( 33 歲 v.s. 46 歲 )、少活個十幾年 ( 73 歲 v.s. 87 歲 ),而且後代的發病嚴重度會越來越嚴重,這個現象叫做遺傳早現或預期現象 (genetic anticipation)。

生出來的小孩在新生兒時也被發現會較多問題,例如:早產、子癲前症,出生體重過低、高血鈣併發症......等等。

相關基因突變的關係,這些患者的乳癌發生也比一般人高了 2~3 倍,發病年紀也早了十幾年 ( 48 歲 v.s. 60 歲 ),因此建議提前在 40 歲開始接受乳癌的篩檢。

所以趁年輕及早開始做相關篩檢、及早發現,就變得很重要。




胰臟腸道內分泌瘤、胃泌素瘤大概從 20 歲開始每年檢測 CgA、影像,副甲狀腺從 8 歲開始每年測血鈣和副甲狀腺荷爾蒙,胰島素瘤甚至更早從 5 歲開始每年檢測空腹血糖和體內胰島素濃度。




40 歲前特別注意胰島素瘤,40 歲以後,注意重點改放在胃泌素瘤。




所以,回到這個家族,風險高的叔叔和阿姨,他們各自的後代建議應該及早開始接受神經內分泌瘤、副甲狀腺功能的檢測,40 歲開始乳癌篩檢,並且新生兒時期,產婦和胎兒都應該視為高風險接受特別小心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