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5月29日 星期六

海膽刺到怎麼辦?綠島海底可愛迷人又畏懼三分的漫威反派英雄 (三)






海膽


綠島最常見的是棘冠海膽,俗稱魔鬼海膽。無毒的海膽刺會造成局部疼痛、流血、發紅、水腫、肌肉痛、暫時的藍黑染色 (常常難以區別是否有殘留的刺)。刺的上皮帶有引起發炎和疼痛的前驅物質。一般發炎反應大約在受傷後 6 小時開始,72 小時內逐漸增加。





一千種的海膽中大約只有 80 種是有毒的,空心的刺,其中帶有毒液,其中更小部分的品種,刺上帶有蒂狀肢體 (pedicellariae),是類似三爪鉗的瓣膜附肢,和製造毒液的器官相連,若和海膽分離,則會繼續再釋出毒液。在這種情況下,殘留的刺是需要盡快拔除的。





不同品種的海膽毒性不同,有神經毒或蛋白毒,神經毒是造成紅腫劇痛,蛋白毒會引起休克。神經毒的代表是「喇叭毒棘海膽」,而蛋白毒的代表是「白棘三列海膽」。毒棘脆容易斷,若毒棘刺入很深甚至要手術治療。有報告顯示被 15 根以上的毒棘刺到,比較會產生全身症狀。


此外還要小心次發性的傷口感染,這是海膽刺到最重要的併發症,包含海洋分枝桿菌、龜分枝桿菌、巴斯德氏菌、甄氏外瓶黴、腸炎弧菌、創傷弧菌,醫師判斷傷口污染感染程度較高會用上抗生素,頭一個禮拜最好每 1~2 天注意傷口變化。





海膽刺到怎麼辦


最正確的處理第一件事是儘速就醫,醫生會嘗試用鑷子、皮下注射針小心盡可能地移除容易移除的刺,在拔的過程中斷掉是常有的事,有時候需要局部麻醉。讓護理師正確地消毒、醫生用藥防止感染擴散、和指導下泡熱水,泡熱水的原則可以參考前面的文章





有的人有提到各種偏方,例如:使用刮鬍泡和刮鬍刀來移除蒂狀肢體、熱蠟除毛的方式拔刺、貼水楊酸貼片 24~48 小時後試圖把刺擠出來、尿液、醋、檸檬汁、酒精、氨水、液態氮、持續每晚泡熱水加上 40% 尿素軟膏、鉺雅鉻冷光雷射氣化皮膚細胞 ... 等等,不過都沒有實證上的證據支持建議這些做法。另外,不建議以為能加速吸收而把皮下殘留的刺壓碎。





其次,接受破傷風的施打,若有糖尿病、任何免疫力不全的情況、無法自我提供適切的傷口照護,請告知醫生,由醫師來決定抗生素的使用。棘刺富含碳酸鈣、碳酸鎂、磷酸鹽、硫酸鈣、氧化矽,所以在 X 光下會顯影,但也會被組織吸收,所以照 X 光也並不可靠,敏感度 30%、特異度 27%。如果有深及關節或肌腱的可能,才考慮外科手術。


刺殘留有關係嗎?


殘留的刺有的人會在 3 週到 1 年半不等的時間自行排出或吸收,有的會造成的晚期併發症包含:肉芽組織的形成,佔 40~50% 最多,大約 2 週後在皮膚產生小硬塊,偶爾會紅腫痛,可以嘗試塗抹 Fluocinonide 0.05% BID;若在接近關節處,1~2 個月後可能造成退化性關節炎變化,佔 30%,可能持續 2 個月到 1 年;若在肌腱附近可能造成滑囊炎或腱鞘炎,佔 10%。

由於本土疫情爆發,旅遊停滯,大自然得以休養生息,澎湖就已有成千上萬的海膽聚集,未來疫情後的水上活動勢必會遇到大量的海膽要特別注意。由於正確的辨識對於正確的診斷和治療很重要,潛水前可以詳加詢問教練,潛點附近是否有這些可愛又迷人的反派角色,才可以玩得更開心喔。


相關閱讀 - 火珊瑚螫傷處置原則、泡熱水原則
相關閱讀 - 海洋生物毒素泡熱水原則、抗生素選擇


參考資料


Sea urchin injuries: a review and clinical approach algorithm. Ziv Schwartz et al. Journal of Dermatological Treatment. 1471-1753 (Online), 11 Jul 2019.


Local infection of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ICD-10-CM L08.9
Puncture wound with foreign body of foot ICD-10-CM S91.34
Retained animal spines ICD-10-CM Z18.31
Contact with other marine animals W56.39XA
Contact with nonvenomous marine animals W56.89XA
Activity underwater ICD-10-CM Y9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