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2日 星期一

綠島衛生所現在有「簡易心臟超音波」和「鼻咽內視鏡」檢查了!






今年綠島蘭嶼遠距醫療新增心臟超音波和鼻咽內視鏡檢查,等於有個虛擬的心臟科、耳鼻喉科醫師和我們在同一陣線,減少病患往返台東的金錢時間、機會成本和等待的心理壓力。

目前來綠島七個月了,以我的觀察而言,島上行業的選擇少,一部分人會往外地尋求工作,家屬不在身邊;一部分留在島上工作的人大都身居要職、公務在身,又很難找到代理人,大都不容易請假到台東就醫或陪同長輩就醫;如果家中還有人需要照顧,更是抽不開身;再一部分是商業模式使然,旅客來,生意就是一切。





心臟超音波、心臟專科遠距診


開辦的第一個禮拜,就有位病患說胸悶已經忍很久了,一直想要看醫生,又因種種因素一直打消念頭,一聽說衛生所最近有看心臟科就馬上跑來,這是遠距醫療第一個「提供病患 immediate comfort, possible relief 」的功能。 

還有一位病患以前在上海工作,飲食重鹹、血壓高達 190-200 mmHg,但人在大陸不太敢吃藥。去年回來綠島後,生活飲食雖說有改善,自述血壓有比較好,但其實還是 170-180 mmHg,仍在高血壓的範圍。他一個人在綠島工作,妻小都在台北,本來也不打算治療,後來聽到消息就很樂意過來,這是遠距醫療第二個「降低病患就醫閾值」的功能。

台東馬偕心臟科呂孟穎醫師,也剛好是我北醫的學長,在一同合作努力下,解決病人心臟相關的問題。希望未來還可以同步聽心肺音、看心電圖。 








另外,若遇到識字不多的居民或是新住民配偶陪同長輩看診時,聽力不好外加語言不通,常常需要醫師反覆多加溝通,但往往大老遠跑了一趟台東卻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加上大醫院患者眾多,醫生有時候無法慢慢講、解釋到病患及家屬都懂,這時,遠距醫療第三個好處,就是「可提供就近、反覆、詳細解釋」的機會。建議可以增加外科系例如骨科,讓不需開刀的骨折就地保守治療、或術後穩定就近在衛生所追蹤。





鼻咽內視鏡


最後提及一下「鼻咽內視鏡」,可以從鼻腔一路看到聲帶,其可以讓病人不用為了確定到底有沒有吞到魚刺,特地跑一趟台東。比較嚴重的喉嚨發炎、黴菌感染、吞嚥困難異物感、聲音沙啞、進階口咽下咽癌篩、漁民耳悶耳鳴、長照 2.0 的吞嚥評估、鼻出血量、鼻涕痰帶血都可以先評估,再由耳鼻喉科醫生決定是否要接手。綠島肥胖及有睡眠問題的人也不少,未來也可以幫忙評估睡眠呼吸中止症。 





國外現在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可以遠距看診的行動裝置很火熱,但因為國外醫療費用高,私人保險公司考慮詐病的機會增加,未必會給付,會降低病人使用的意願,而台灣健保看病便宜,遠距醫療推行起來一定相對簡單許多,或許未來醫學院校還要新增一門課程教授「如何遠距看診」呢!

我們對於新冠病毒還有很多未知,疫苗施打之後,未來社交距離勢必還是會繼續維持,民眾會避免到大城市大醫院增加群聚接觸或感染的可能。所以關於疫情往好的方面看,小病到小醫院加上遠距和轉診,或許是我們讓醫療分級得以落實的一個契機。